男女主角分别是虞府虞昭的其他类型小说《本想科举做官,非逼我谋朝篡位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秋辞与灯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做完一切,虞昭将答卷和考篮放在桌面上,坐了下来。虞昭坐定后,环视了一眼四周。现在她待的地方是在一个考棚内,也可以叫“号房”,是一间间独立的小房间。左右两边板子隔离,隔绝了与旁人的视线交流,给考生营造出了相对独立的考试空间。不过,这空间着实不大,也就能容一人一桌一凳,略显逼仄。不知这座贡院建立了多久,设施都很陈旧,甚至还有些透风。虞昭深吸一口气,将考篮中的东西一一拿了出来。怕一会磨墨会不小心弄脏答卷,虞昭先将它放在了右上角。虞昭拿出砚台和墨条,小心地磨起墨来。墨香在这小小的号房内渐渐散开,混合着陈旧木料的气息,倒也生出一种别样的氛围。待墨汁磨好,在答卷上填写好自己的名字等信息后,旭日已经高升,天光大亮。这时,考生都依次进入了自己的号房...
《本想科举做官,非逼我谋朝篡位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做完一切,虞昭将答卷和考篮放在桌面上,坐了下来。
虞昭坐定后,环视了一眼四周。
现在她待的地方是在一个考棚内,也可以叫“号房”,是一间间独立的小房间。
左右两边板子隔离,隔绝了与旁人的视线交流,给考生营造出了相对独立的考试空间。
不过,这空间着实不大,也就能容一人一桌一凳,略显逼仄。
不知这座贡院建立了多久,设施都很陈旧,甚至还有些透风。
虞昭深吸一口气,将考篮中的东西一一拿了出来。
怕一会磨墨会不小心弄脏答卷,虞昭先将它放在了右上角。
虞昭拿出砚台和墨条,小心地磨起墨来。
墨香在这小小的号房内渐渐散开,混合着陈旧木料的气息,倒也生出一种别样的氛围。
待墨汁磨好,在答卷上填写好自己的名字等信息后,旭日已经高升,天光大亮。
这时,考生都依次进入了自己的号房,等着第一场县试的开始。
辰时,外面传来鸣炮的声音,县试第一场正式开始。
坐在上方的县令清了清嗓子,高声宣读考场规则。
“各位考生听好,此次县试乃朝廷选拔人才之要事,务必严守考场纪律,答题期间,不得交头接耳、左顾右盼,不得夹带、抄袭,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声音在空旷的考场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好了,各位考生准备答题吧。”
县令话落,一个衙役扛着题目板开始巡回展示。
衙役扛着题目板,从考棚的一端缓缓走向另一端。
如今天已经大亮,题目板上的字迹在晨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晰。
只见写有三题。
第一题:“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第二题: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第三题:“春日抒怀”
虞昭在看清题目后,忙拿起笔将其抄写在素纸上。
抄写完毕,虞昭放下笔,仔细看起前两道题,也就是四书文题来。
这两题考的中规中矩,于县试而言,不算简单也不算太难。
这两题都是出自《论语》,在明白这两句的意思后,虞昭目光看向第一题。
虞昭想起祖父提及的县令喜好,心中渐渐有了主意,握紧手中的笔,目光坚定地落在素纸上。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强调的是百姓富足与君主富足之间的关系。
那么要论述好这道题,需从治国理政的角度出发。
虞昭沉思片刻,便在素纸上写下自己心目中的答案。
破题: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承题: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
只是打个草稿,虞昭也不在乎写的好不好看,反正自己能认识就行。
于是她将笔换在了左手,开始洋洋洒洒的写了起来。
当最后一个字写完,虞昭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将写在素纸上的答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确定没有错字也没有需要避讳地方后,虞昭拿起答卷,开始认真誊抄。
在誊抄的过程中,随带又对一些语句进行了细微的调整,让论述更加流畅自然,逻辑更加严密。
誊抄完第一题的答案,虞昭拿出水袋抿了一口,然后目光投向第二道四书文题。
这一题,主要探讨的是个人在政治生涯中的处世态度。
要从“用之则行”的积极入世和“舍之则藏”的韬光养晦两个方面深入剖析。
虞昭再次陷入沉思,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古往今来那些践行这一处世哲学的仁人志士。
转眼距离扶云书院的入院考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月。
扶云书院每年的入院考定在七月初五,考中的学子有一个月的休息时间,于八月初五去报名,第二日便开始正式的学习。
八月初四,午后。
在用完午膳后,虞宏将虞昭他们一家三口叫了过去。
虞宏坐在堂屋的主位上,目光一直凝视着前方。
虞凌轩和谢绾带着虞昭走进来,脸上满是疑惑。
“爹,您叫我们来是有什么事?”
“你们先坐吧。”虞宏开口说道。
在虞昭正准备坐在两人中间时,祖父虞宏朝她招了招手。
“昭昭,来,坐祖父旁边。”
虞昭乖巧地走过去,坐在了虞宏身旁。
见虞昭坐好后,虞宏目光看向虞凌轩和谢绾。
“明日就是扶云书院报名的时间了,明日我有事不能去,昭昭就由你们两人带去。”
虞凌轩点了点头,“是,爹,您放心。”
虞宏微微颔首,接着说道:“我派人去打听过了,书院里有一日三餐提供,饭菜的类型还挺多的,到时候直接给银子买就行。”
他沉吟片刻,看了一眼坐在自己身边才五岁两个月的孙女。
“因考虑到有很多学子年龄较小,所以他们那里不强制住在书院,所以你们决定是让昭昭住书院,还是住在家里。”
虞凌轩和谢绾对视一眼,他们私心里当然是希望虞昭住在家里的。
毕竟女儿还小,放在眼皮子底下也能更放心一些。
但他们也知道,女儿是有主见的。
虞凌轩看向坐在那里的虞昭,“昭昭,你是怎么想的?”
虞昭思考了一番,“爹,娘,我想去书院住。”
虞凌轩和谢绾皆是一惊,谢绾忍不住问道:“昭昭,为什么呀?在家住不好吗?”
“住在家里面固然好,但住家里也就意味着每日要比在书院提前两刻钟起床,太不方便了,而且住在书院可以有更多时间和同窗们交流学习,于我有利。”
“这……”虞凌轩眼中满是不舍。
“爹,书院可以带侍女进去吗,昭昭一个人我实在是不放心。”
“可以。”虞宏点了点头,“那边有单独一间的寝室,可以带一个伺候的人,多的就不行。”
为了虞昭,虞宏可是打探得很彻底了。
“只能带一个啊。”谢绾皱了皱眉,“这能照顾好昭昭吗?”
“带的侍女主要是照顾昭昭的生活起居,应当是够了,你们二人到时候商量一下让谁跟着昭昭。”
夫妻二人点点头。
谢绾还是有些不放心,目光看向虞昭,“昭昭,在书院可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要是受了委屈就回家跟爹娘说。”
“爹,娘,你们别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虞昭说道。
虞宏看着懂事的虞昭,欣慰地点点头,说起了其它事。
“以昭昭入院考的成绩不出意外会分在黄字一班。”
扶云书院分为四个等级,即天地玄黄。
分别代表举人、秀才、童生和还没有功名的普通学子。
至于每个等级下的班级,越靠前证明成绩越好。
书院每个月都会有一次考试,学子所处的班级也会有所改变。
而入院考的前五名都是分在黄字一班,等之后考试后又会重新排班级。
虞宏摸了摸坐在自己旁边虞昭的头,“昭昭,那里有不少比你还要早进入书院的人,他们比你多学几年,甚至比你年长很多,比不过是很正常的,但你也别灰心,只要努力,总会进步的,祖父相信你。”
虞昭郑重地点点头,“祖父,我明白的。”
一家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虞宏挥挥手,“好了,都回去准备准备吧,昭昭既然决定住在书院,要准备的东西可不少。”
“是,爹。”夫妻二人应道。
虞昭从椅子上下来,走到爹娘的身边,“那祖父,我们就先回去准备了。”
“回吧。”
直到虞昭身影消失,虞宏才收回不舍的视线。
昭昭这一走,就要等到中秋才能回来了。
一家三口离开堂屋,开始为虞昭去书院做准备。
到了八月初五,虞凌轩和谢绾带着虞昭,还有伺候虞昭日常生活的侍女玉翠,来到了扶云书院。
当他们终于抵达扶云书院时,阳光已经变得有些炙热。
在问清路后,几人朝着山长的庭院而去。
穿过一条幽静的小径,便能看到一座宽敞而典雅的庭院。
此时,山长已然端坐在庭院中央的一张书桌前,他身着一袭素净的长衫,面容慈祥且庄重,目光平和地注视着前方。
在看到他们的身影,他满是皱纹的脸上带上了慈爱的笑。
“是来报名的?”
虞凌轩赶忙上前,“山长,正是,这是小女虞昭。”
山长看向虞昭,眼中闪过一抹赞赏,“我知道你,你便是今年入院考的第一名?听说你才用了一个时辰就答完了,不错不错,是个好孩子。”
虞昭恭敬道:“见过山长。”
山长点点头,眼中的喜爱之色藏都藏不住。
聪慧又识礼,是个好孩子,若是加以培养,说不定以后能成为一个举人。
“都坐吧。”
报名的步骤很是简单,就是填写了一下虞昭的籍贯等信息。
山长说了一下虞昭分在哪个班,又将书院大致介绍了一下。
在知道虞昭要住在书院后,为其安排了住所,说了一下在哪个地方,一会儿直接过去就行。
将所有费用缴完,山长看向虞昭,“在书院可要继续努力,不可懈怠。”
“是,学生谨记山长教诲。”
山长笑了笑,“好了,这些都弄完了,你们可以去找自己的寝室了。”
虞凌轩和谢绾带着虞昭、玉翠,按照山长的指示前往寝室。
一路上,谢绾不停叮嘱虞昭各种注意事项。
一刻多钟后,几人到了寝室。
说是寝室,其实是一个小院子,里面一共有五间房,可以住五个人,有一个公共的小厨房和茅房。
寝室里面布置得简单却整洁,在床榻外不远有一个小床榻,看样子应该就是给侍女睡的。
虞凌轩和谢绾帮着虞昭把东西放置好,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屋内的设施。
虞凌轩打量了一下周围,“这里的东西也太少了吧,什么都没有,昭昭,要不要爹将你用的东西都搬过来。”
他现在是看哪里都不满意,房间小,很多东西没有,这里就两张床,一个书桌其它什么都没有。
“不用了,爹,这些已经够了。”
见拗不过虞昭,虞凌轩只能同意
谢绾拉着虞昭的手,“昭昭,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若是有不适应就回来住。”
“娘,您别担心,我会好好的。”
“有什么事就派人回家说。”
虞昭点点头:“好,我知道的。”
这时,玉翠说道:“老爷,夫人,您们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小姐的。”
虞凌轩和谢绾这才稍微放心一些。
他们又叮嘱了几句,便依依不舍地离开。
在送走爹娘后,虞昭带着玉翠回来,才走到院子外就听到里面传来叮叮咚咚的声响。
午时,沈煜双眼无神,就像被妖精吸干了精气一般,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出书房。
这孩子怎能如此聪慧?
简直非人哉!
按照他原本的预想,应当是他讲解一部分内容,然后让学子自行消化一番。
若是学子自身有哪一处不明白,再来询问他,他再为其答疑解惑。
然而今日,他的预期全然被打破。
那丫头宛如一块永远吸不满水的海绵,不管他讲述多少,她都能够迅速理解并吸收。
甚至还能举一反三,提出一些极为刁钻的问题,连他都得好好思考一番。
搞得他头疼不已,原本还以为教导这种小孩子,最大的问题要么是孩子哭闹该如何哄劝,要么是孩子顽皮不听教导该如何处置。
谁能想到,他所遭遇的问题竟是孩子太过聪明,一点就通。
按理说,这样的小孩子应当很受夫子喜爱。
但他来虞府本就是抱着轻松赚钱的目的,结果根本不轻松。
再这样问下去,他唯恐怕迟早有一日无法为她解答,这着实有损他夫子的形象。
看来晚上他也应当多看看书了,他决不能让这种情况出现。
不过往好处想,他让虞老爷孙女进步如此之大,虞老爷应当不会亏待他吧。
如此想着,脚步总算轻松了不少。
后方,虞昭望着即将消失的背影喊道:“沈夫子,我们午后何时开始?”
沈煜深吸一口气,转过头来,嘴角勾起恰到好处的浅笑,“就未时正吧。”
闻言,虞昭小步快跑至他面前,微微仰头。
“沈夫子,谢谢您今日为我答疑解惑,您讲得实在太好了,我一听便明白了,若不是您耐心教导,靠我自己学习不知要到何年何月呢。”
听着虞昭的话语,沈煜嘴角的笑意怎么都抑制不住。
这丫头,不错。
“爹娘教过我,人要懂得感恩,我能自作主张送您这个吗?”
虞昭摊开手,露出刚刚从荷包中取出的一锭银子。
从刚刚接触到沈煜时,她就一直在偷偷留意他。
得益于上辈子在孤儿院长大,她对他人的情绪和表情变化格外敏锐。
她留意到,在来到书房后,沈夫子在书桌上的摆设多停留了两眼。
而且还发出了不太明显的抽气声,从那一闪而过的眼神来看,应当是个喜爱钱财之人。
喜爱钱财在这世上最为普遍,毕竟她也喜欢啊。
再说,只要取之有道,管他用什么方法挣钱啊。
而且,喜欢钱财的人也好啊,偶尔的小恩小惠就能得到超出付出的价值。
就像现代,这种现象也不少见。
虞昭倒是不怕自己猜错,猜错了就以自己年龄小为借口就行。
况且,虞昭不觉得自己会错。
沈煜看着她手中放置的银子,“这……”
才说了一个字,虞昭就将银子塞到他的手中,冲他笑的笑靥如花。
“不知送沈夫子什么,但我知晓有银子就能够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沈夫子,谢谢您来教导我,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话落。
虞昭往后退了几步。
“沈夫子,我们午后见。”
当虞昭的背影消失在眼前时,沈煜才突然回过神来。
他低头看着手中还带着一丝虞昭余温的银子,在手中来回抛了几下,一扫刚刚的萎靡不振。
他收回刚刚的话,教导虞家这位小姐实在是太棒了。
真符合他的胃口。
如今他可是期待之后与这位虞家小小姐的相处了。
不过想来也教不了多久。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她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至于当下,他该去用晚膳了,还要开始准备回答午后她的问题。
从今日起,沈煜便住在这里,开始担任虞昭的夫子。
有了沈煜这位举人之后,虞昭以惊人的速度进步着。
转瞬,已经过了农历六月初七,虞昭来到这里已经三年了。
在得知虞昭打算参加科举之后,沈煜曾建议她日后可以在沈度、沈粲、姜立纲这三人中选择其一的字帖练习。
他们三人皆是馆阁体写得极好的书法家。
虞昭在斟酌之后,选择了沈粲,还为其购买了他的代表作品《草书千字文》和《楷书滕王阁序》用以练习。
如今练习了一段时间,这字看起来总算有模有样了。
今日一早,虞昭依旧早早来到书房。
沈夫子每日的课辰时开始,但她会在卯时三刻就到达这里。
此刻正翻阅着《论语》。
在翻了好几页后,虞珩玉带着虞言和虞泽渊走了进来。
“昭昭,你来得这般早?”
虞昭抬头看向出声的虞珩玉,将翻开的书合上。
这段时间孙夫子家中有事,要回去半个月。
这半个月,虞家这三个兄弟先和虞昭一同学习。
“才来没多久,你们用过早膳了吗?”
“用了,用了。”虞凌小跑着来到虞昭身边,“昭昭妹妹,沈夫子严厉吗?”
说着,还往门口的方向望去,生怕沈煜突然进来。
转眼间,虞昭和沈煜也相处半年了。
虞昭发现沈煜这人还不错,除了有点贪财和八卦。
虞家对这两位夫子并不苛刻,每个节假日都会给他们放假。
前段时间的清明,沈煜回来还为她带了不少吃食。
至于为何会发现沈煜喜欢八卦。
那是有一次,府中的小厮在谈论外面发生的一件事,沈煜从那里路过时,步伐放慢了许多,直至听完后,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自那事以后,虞昭再也不会将翩翩公子、高风亮节这类词用在他身上。
“沈夫子吗?不严厉,他人挺好的,若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询问他,他的学识很好,很多东西都知道。”
门外,正好听到这话的沈煜嘴角忍不住上扬。
对,他就是这样一个学识渊博的好人。
与虞小姐相处太愉快了,难怪虞家人都喜欢她,这嘴也太甜了。
搞得他这个一毛不拔的人都出了好几次银子。
以后他也要生个这样的女儿,不过奈何他都二十二岁了,依旧孤身一人。
至于原因,不提也罢。
沈煜待在外面,听见里面没了声音,整理了一下衣袖,迈步走了进去。
听到脚步声,虞家三兄弟站起身,齐声喊道:“沈夫子好。”
沈煜微微颔首,“三位孙少爷好,这半个月我先负责教导你们,你们讲讲你们现在的学习进度吧。”
今日沈煜来得比平日早,就是想着倘若他们三个兄弟到了的话,可以先了解一下他们的进度,如此也能不耽误他们的学业。
虞珩玉率先开口,“沈夫子,我和二堂弟进度相差无几,都已经学到《大学》。”
“对,我和大堂哥进度差不多。”虞泽渊附和道。
虞泽渊挠挠头,“我前段时间才将三百千上面的字认全。”
沈煜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你们就先依照自己的进度安排学习,孙大少爷、孙二少爷,你们继续深入研读《大学》,我会给你们布置一些思考的题目,虞言,我们先巩固你认字的成果,然后逐步推进。”
虞家三兄弟齐声应道:“是,夫子。”
沈煜接着说道:“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于是,书房中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和沈煜的讲解声。
不一会儿,给他们三人简单讲解过后,沈煜来到虞昭身边。
“一会儿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
“嗯,我知道的,沈夫子。”
其实这种教学在私塾颇为常见,学子一批批地来,学习进度各不相同,但夫子只有一位。
所以教学模式便是个别指导、分组教学,偶尔考核一下,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沈煜看着翻书很快的虞昭,若是初次遇见,或许会以为是胡乱翻阅。
但他知道,虞昭是记下了。
他们这段师生情谊已有半年,对虞昭的了解也更为深入。
虞昭是个有天赋的孩子,未来的路必然比他走得更远。
至于他,最大程度也就是当个举人吧。
不过,现在的现状他已经很满足了。
“沈夫子,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听到虞珩玉的声音,沈煜收起刚刚的伤春悲秋,走过去回答他的问题。
在重复讲解了两次后,虞珩玉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原来是这样,多谢夫子解惑。”
接下来,沈煜在四人之间穿梭,越是对比,虞昭就越显得妖孽。
她那三个堂兄倒是正常许多。
让被打击了半年的他找回了不少自信,看来他还是天才嘛。
休息的中途,沈煜去如厕了,书房里就剩下他们四人。
“昭昭学得真快,等你五岁的时候一定能考进扶云书院的。”虞珩玉说道。
“扶云书院?”
这个地方虞昭倒是未曾听闻。
看出虞昭脸上的疑惑,虞珩玉出声解释道:“扶云书院是我们嘉平县最大的书院,里面的夫子众多,每个夫子都教授着自己最擅长的内容,那里的夫子有三个还是举人呢,反正……”
虞珩玉在心中组织了一下语言,“那里是我们县最好的书院了,每年七月初五就会招收五到十二岁的学子,通过考核方能入学。”
话落,他看向虞昭,脸上带着一丝忐忑。
“今年,我想去试一试,但很可能过不了,毕竟四书五经都还没学完呢,若是昭昭五岁的时候一定能进去吧。”
虞珩玉是自己想去吗?有那么一点点。
但此次,是祖父和爹娘一起都让他去试一试。
他们虞家不能没有为官之人,想要一直保持辉煌,甚至更上一层楼,还是虞家有人为官为好。
而作为长子长孙的他必须做好榜样,有的时候还真挺累的。
“大堂哥,你别妄自菲薄,去试试总是好的,说不定就通过了呢。”
虞珩玉苦笑着摇摇头,“哪有那么容易,不过昭昭你如此聪明,以后肯定没问题。”
“今年不行就明年,加上这次有四次机会呢。”
这时,沈煜回来了。
“你们在聊什么呢?”沈煜好奇地问道。
虞珩玉把想去扶云书院的事跟沈煜说了一遍。
沈煜摸着下巴思索了片刻,“扶云书院在嘉平县确实不错,教导你们这些没有功名的夫子一般都是秀才,他们那里因材施教,各夫子都教自己最擅长的方面,若是能进去,对你们的学业大有裨益,孙大少爷既然有此志向,这段时间可要加倍努力才是。”
虞珩玉郑重地点点头,“沈夫子,我明白。”
日子一天天过去,虞珩玉刻苦攻读,虞昭也未曾懈怠。
转瞬,扶云书院招生的时间到了。
这样的诗无数诗人写过,他们也看过不少。
即使不会写,借前人的诗仿照着写也行。
总之不会出太大的错,但想得高分确实不容易。
从唐诗三百首中想找出这样的诗很是容易,但既然决定了不做文抄公,那就自己写吧。
虞昭想了想上辈子学的那些诗,又想了想这辈子夫子教的作诗技巧。
吸满墨水的毛笔,因悬空太久,一滴黑墨就这样滴在了草稿纸上。
这时,脑中灵光一现。
三刻钟后,虞昭看着抄写在答题纸上的诗,嘴角上扬。
这次月考应该能上前十吧。
考试结束的钟声响起,夫子收走了答题纸。
虞昭三人走出考场,心情都轻松了不少。
“授衣假后见,虞昭,到时候我们就能见分晓了。”周锦瑶仰着头,目光直视着虞昭。
“好。”虞昭嘴角带笑,点了点头。
“走了,一个月后见。”
“昭昭,再见。”李静姝举起手朝虞昭挥了挥。
“恩,再见。”
三人相继离开书院,夕阳的余晖洒在她们身上,拉出长长的。
……
一月后。
虞昭回到书院,将带来的厚衣服放好。
将东西收拾好还没来得及喝口水时,外面传来敲门声。
“虞昭,你回来没有,我准备去告示栏看看成绩出来没,去不去。”
虞昭打开门,“走吧。”
两人快步走向告示栏,那里已经围了不少学子。
周锦瑶还没来得及拉着虞昭挤进去查看成绩。
一道声音传了出来。
“虞昭她作弊!”
听见前方这道男声,周锦瑶拉着虞昭小跑的步伐骤然放慢,脸上原本那迫不及待的神情瞬间变成了深深的不悦。
这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此次月考的监管可是极其严格的。
考场外面不仅有专门的夫子负责仔细搜查,以防学生夹带作弊工具,就连考场内部都安排了好几位夫子一同监考。
在如此严密的监管之下,他怎么能如此随意、平白无故地指责虞昭作弊呢?
这不是白白玷污了虞昭的名声吗?
周锦瑶松开拉着虞昭胳膊的手,怒气冲冲地挤进人群,想要看看究竟是谁说出这样不负责任的话。
虞昭皱了皱眉,不紧不慢地跟在她的身后朝人群走去。
站在里面的吴远志不敢置信地看着告示栏上张贴的成绩。
只见虞昭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五名,而他自己却屈居第六。
他已经连续好几年都在前五名之列,而如今竟然被一个才来书院一个月的人给压下去了。
若不是她,自己就是第五名。
他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虞昭的名字。
怎么可能呢?
要知道新进来的学子前几次月考能继续待在原来的班级都算是厉害的了。
就是因为如此,那日月考他才敢站出来问虞昭敢不敢和他比一比。
他根本不觉得虞昭能赢过他,毕竟自己都要比她多学好几年。
但现实却是虞昭第一次月考就排在了前五,难道她真的是天降奇才?
不可能。
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了。
吴远志指着告示栏,大声喊道:“虞昭她作弊!”
这声音一出,人群瞬间一片哗然。
“虞昭作弊?”
虞昭这个名字在黄字这一级的学子中并不陌生。
对于每年以第一名考入书院的学子,他们都会特意地去记一下。
“哇,虞昭竟然在第五名,怎么做到的,也太厉害了。”一个学子在听到这话后,下意识地去找虞昭的名字。
保结书是需要考生所在地的廪生为其书写的,证明考生身家清白,并非冒籍、匿丧等情况。
廪生作保也是需要承担风险的,若考生出了问题,廪生也会受到牵连。
这个保结书是在昨日找廪生写的,为此还给了三两银子的保银。
官员仔细检查完所有材料,确认无误后,说道:“嗯,没问题,你们回去好好准备,县试可不简单。”
众人谢过官员,走出礼房。
周锦瑶抬头看了眼头上有些刺眼的阳光。
如今已经快午时了。
“虞昭,我们午后书院见。”
“书院见。”
几人在礼房分别后,虞昭也跟着父亲回到虞府。
用过午膳后,便坐上马车前往书院。
接下来,便开始了书院的备考生活。
时间转眼即逝,距离县试只有三日的时间了。
午后。
结束了策论课后,周锦瑶收拾了一下书籍。
“虞昭,走了,下一堂课是箭术课,要去射圃。”
“嗯,走吧。”
射,君子六艺之一。
如今的大楚不是很注重君子六艺,除了一些高门贵族是家族要求必须学外,对其它学子没有强制要求。
而扶云书院想着让学子们全面发展,礼、乐、射、御、书、数这些都教的。
不过一旬就一堂课,算来也不是特别注重就是了。
虞昭和周锦瑶来到射圃,其他学子也陆续到齐。
授课的夫子在见人齐后,就开始让他们自己练,夫子则在一边看着。
虞昭拿起弓箭,掂量了一下重量后,左手拿弓右手拿起一只羽箭。
将弓弦拉直圆满,她闭上左眼,看着前方的靶心。
瞄准位置,虞昭右手轻轻一放。
“咻”
一箭射出,正中靶心。
“虞昭,你这箭术又进步了。”
周锦瑶看着虞昭,眼中带着钦佩。
脑子好的人连学箭都这么快吗?
虞昭将弓放下,“不及你。”
“拜托,我可是学了好几年的,你难道还想短时间超过我?那我就真的自愧不如了。”
两人说笑之间,耳边传来推搡打闹的声音。
就在这时,异变突现。
在虞昭射完那一箭后,周锦瑶抽出一支羽箭,往后退了几步。
此刻,她脸上的笑容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将弓举起,羽箭搭在弓弦上,一套动作下来格外行云流水。
虞昭拿着弓站在一旁看着。
这时,一旁推搡打闹的声音越来越大。
虞昭皱了皱眉,扭头打算看看那边到底在干什么。
恰在此时,一支失控的箭朝着虞昭的方向飞射而来,速度极快。
看着飞射而来的箭,虞昭心跳瞬间慢了一拍,强压下心中的恐惧,快速往一侧移了一步。
“嘀嗒”
一滴鲜血顺着顺着手指滴落在地。
感受到手背的疼痛,虞昭低头看了一眼。
若不是她刚刚移动的那一步,那羽箭会直接射中她的手腕。
周锦瑶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了一跳,她将还没射出的羽箭放下,小跑着来到虞昭身边。
“虞昭,你怎么样?”
走近后,看着虞昭还在渗血的手背,周锦瑶倒吸一口凉气,“这得赶紧找大夫处理一下,走,我陪你去。”
虞昭没说话,将左手拿着的弓递给周锦瑶。
“帮我拿一下。”
“啊?”周锦瑶愣了一下,然后迅速地接过虞昭手中的弓。
在空出左手后,虞昭从衣袖中取出一张手帕,将还在渗血的手背包裹起来。
边缠着手帕,边朝着射出这一箭的方向走去。
她走到刚刚推搡打闹的一群人中,眼神冰冷地看着还举着弓的吴远志。
最新评论